&esp;&esp;北军将军领兵进入京城,全城哗然!
&esp;&esp;想干什么?
&esp;&esp;无旨,北军不得进入京城。
&esp;&esp;既然进来了,定然是奉旨行动。
&esp;&esp;皇帝想做什么?
&esp;&esp;“定是因为那篇文章,皇帝动了真怒。”
&esp;&esp;书生们聚集在凌家。
&esp;&esp;今儿,又是凌家诗会。
&esp;&esp;经过几年的运营,凌家诗会,已然成为了京城最负盛名的诗会,是文人学子趋之若鹜的地方。
&esp;&esp;凌长治俨然在文坛拥有了极重的分量。
&esp;&esp;虽然还比不上名满天下的大儒,但也算是一门学阀分支。
&esp;&esp;只需再经营个七八年,十来年,他也可以成为名门天下学术大儒,其影响力不可小觑。
&esp;&esp;届时,凌氏家族顺理成章,成为天下顶尖世家。
&esp;&esp;今儿这场诗会,并没有因为北军进城而中断。
&esp;&esp;反而来的人更多。
&esp;&esp;沈书文也在其中。
&esp;&esp;他没有发言,他安静地坐在一旁,听着太学学子慷慨激昂。
&esp;&esp;有情绪激动者,提议去敲登闻鼓。
&esp;&esp;好在,还是有人足够理智。
&esp;&esp;“目前只是北军进城,陛下并无其他动作,我等去敲登闻鼓,既不合情也不合理。”
&esp;&esp;“北军进城,摆明了是在针对我等读书人。真等到北军开始抓人,一切都晚了。”
&esp;&esp;“不会的。归根结底,那篇文章,并非出自我们太学学子之手。大家别忘了,那篇文章是从南边传过来的。”
&esp;&esp;有心思通透的人,一听,顿时心头一惊。
&esp;&esp;南边?
&esp;&esp;南边是世家的地盘。
&esp;&esp;南边的士子,也都是靠着世家供养。
&esp;&esp;文章从南边,迅速传到北边,甚至惊动了宫里,要说这里面没有名堂,鬼都不信。
&esp;&esp;此事凶险。
&esp;&esp;趋吉避凶,方是上策。
&esp;&esp;偷偷张望,今儿怎么没见到主人家凌长治凌大人?
&esp;&esp;从始至终,都是管事在招呼大家。
&esp;&esp;拉住一个凌府小厮,询问:“你家大公子人呢?”
&esp;&esp;“小的不知!小的只是负责诸位公子的茶水,其他一概不知。”
&esp;&esp;书生气恼,只能放开小厮。
&esp;&esp;沈书文听得差不多了,起身,叫上两个好友,“我们走吧!今晚上恐怕没有锦绣文章,只有一肚子牢骚满腹。”
&esp;&esp;好友附和,“沈兄言之有理。不如去花街喝两杯,听两首曲子。”
&esp;&esp;“同去,同去!”
&esp;&esp;书生都爱姐儿,太学的学生,基本上都是秦楼楚馆的常客。
&esp;&esp;沈书文一行人一走,陆续有人离开诗会。
&esp;&esp;唯有一开始就慷慨激昂的那群学子,迟迟不肯离去。借着凌家的地盘,免费的茶水点心,大肆抨击朝廷,抨击皇帝。
&esp;&esp;因为会劝解他们的人都走了,他们没了顾忌,言辞越发大胆,称得上是大逆不道。
&esp;&esp;凌家的管事听得眉头大皱,心中嗤笑这群书生,全都是眼高手低的嘴炮。
&esp;&esp;若非大公子叮嘱过,不许干涉书生们议论朝政,只需记住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,管事早就将这群口无遮拦的学子赶出府邸。
&esp;&esp;待到夜深,书生们才意犹未尽地离开凌府。
&esp;&esp;一晚上没露面的凌长治,其实一直躲在书房内看书。
&esp;&esp;大管事凌贵来到书房,微微躬身。
&esp;&esp;凌长治翻着书页,问道:“人都送走了吗?”
&esp;&esp;“回禀公子,人都送走了。按照公子的吩咐,每个学子都得到了一份文房四宝。说是公子的心意,他们都很高兴。”
&esp;&esp;“甚好!”
&esp;&esp;大管事凌贵拿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