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邻居小孩惊喜万分,几口吃完花生,还小心翼翼舔舔嘴唇,真香啊。
&esp;&esp;苏茵茵感觉小孩确实有意思,还把这事写到信里。
&esp;&esp;原锐的仆从说过,年前会送最后一次信,这两日就过来拿。
&esp;&esp;看来看去,苏茵茵在信里忍不住写:“要是能像邻居家哥哥那样,多吃些饭就好了。”
&esp;&esp;自己的小伙伴真的太瘦啦。
&esp;&esp;说起来,他过了生辰,已经七岁了。
&esp;&esp;原锐家的仆从如约而到,在腊月二十二前来取信。
&esp;&esp;只是这位仆从脸上颇有些难过。
&esp;&esp;苏茵茵多问了句,对方只含糊道:“我家少爷自己在别院,老爷夫人今年走不开。”
&esp;&esp;也就是说,原锐一个人过年?!
&esp;&esp;“有什么事走不开啊。”
&esp;&esp;“大事。”
&esp;&esp;不是陛下皇后不想去,这段时日两人折返行宫汴京好几次。
&esp;&esp;但年关将至,事情太多。
&esp;&esp;今年还有数十番邦朝贡,其中两国不容小觑,陛下跟皇后娘娘肯定要留在京城的。
&esp;&esp;更不要说各种祭祀,都需要两位在场。
&esp;&esp;苏茵茵眨眨眼。
&esp;&esp;过年,爹娘却不在身边,她想想就觉得难过。
&esp;&esp;苏茵茵一时说不出话,开口道:“小哥哥你等我一下。”
&esp;&esp;仆从哪担得起苏小姐喊他小哥哥,可苏茵茵直接跑回家,在房间里翻箱倒柜。
&esp;&esp;酱料店的小孩都看傻眼了。
&esp;&esp;这是怎么了?
&esp;&esp;旁边的苏娘子也觉得不太好,谁家过年,不陪着孩子,这像话吗。
&esp;&esp;不多时,苏茵茵从家中出来,手里提着一个小箱子,箱子里都是近来爹娘给她买的新玩具。
&esp;&esp;一个小弹弓,还有三个磨喝乐,几个小猫玩偶,小蝴蝶的玩具,再有平日里练的字,更有些精巧的小玩意儿。
&esp;&esp;不止如此,还把娘亲做的酥花生包了一大包进去。
&esp;&esp;旁边小孩更傻眼。
&esp;&esp;自己吃只了十几个花生,都高兴得不行。
&esp;&esp;怎么她还包了一大包送人啊。
&esp;&esp;小箱子里塞得满满当当,苏茵茵郑重道:“里面还有些几个月我练的字,烦请大哥哥送给原锐,让他帮我看看,我练得好不好。”
&esp;&esp;仆从惊喜万分。
&esp;&esp;他当然知道殿下多在意这个朋友。
&esp;&esp;这么多礼物,殿下肯定高兴坏了。
&esp;&esp;在旁边小孩羡慕的眼神中,仆从提着玩具箱离开。
&esp;&esp;对此苏娘子自然不会阻止。
&esp;&esp;先不说原锐那孩子着实可怜,再者就看原锐平日送来的东西,他们那点回报根本不算什么。
&esp;&esp;最重要的是,这些都是女儿的玩具,当然是她说了算,他们做爹娘的再补一份即可。
&esp;&esp;苏茵茵看着原锐家的仆从离开,这才准备回店里,谁料旁边的小孩一个跨步上去,不知道从哪学的,直接道:“以后,以后我认你当老大吧!”
&esp;&esp;老大?!
&esp;&esp;这是什么说法?!
&esp;&esp;苏茵茵下意识去找娘亲,那酱料店的小孩继续道:“以后你罩着我,我给你当小弟。”
&esp;&esp;这么大方的老大,真的很少见。
&esp;&esp;苏茵茵哭笑不得,勉强收下这个小弟。
&esp;&esp;细聊才知晓,酱料店的老板姓孙,不是汴京人,是从济州投靠亲戚,这才搬到京中,专门做酱料买卖。
&esp;&esp;“我叔父说,汴京这些年热闹,来这里卖酱料生意肯定极好。”孙家小儿子孙东俊一边吃花生,一边道,“等到年后,店就能开起来。”
&esp;&esp;隔壁装修一个多月了,装好也要过年,所以年后开业。
&esp;&esp;当天晚上,隔壁家专门送了他们做的济州酱料过来,大约得知孩子蹭了不少点心,礼尚往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