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这小牛性子太烈,在耕牛里真是生平仅见,想来也不适合耕田使唤了,牛三叔又气不过被它顶这么一下子,方才就叫人干脆给宰了。
&esp;&esp;程景生这下更是瞪大了眼睛,乡下人都爱重牛,轻易不舍得宰,因此只有城里富贵人家才时兴吃牛肉,他长了这么大,可还没吃过呢。
&esp;&esp;可是扛不过牛三叔热情,最终他还是背着一条牛腿,又揣着一两白银,满载而归回了杨柳村。
&esp;&esp;他刚出门,牛三叔老伴刘氏就打了他几巴掌:“你给他那么些干嘛?一天到晚这点家底儿不够你摆阔的!”
&esp;&esp;“哎呀!我那哪是为了摆阔。”牛三叔笑着躲开,说,“我这不是想着咱们小灵儿吗,他也到了成亲的年纪,我寻思就不让他外嫁了,咱们给他招个上门的贤婿。”
&esp;&esp;刘氏这么一听,才恍然大悟,道:“你是说他?”
&esp;&esp;“怎么样,相中没?”牛三叔问。
&esp;&esp;“那敢情好,”刘氏一合掌,高兴起来,“景生这孩子多俊呢,听说他家也穷,保不齐还真能愿意上门。”
&esp;&esp;牛三叔点头,正是这个道理,于是,夫妻俩一合计,便开始盘算着什么时候找个媒人,上杨柳村说亲去。
&esp;&esp;第006章 乖乖看病给吃糖
&esp;&esp;程景生扛着牛腿一进村口,就被人围观上了。
&esp;&esp;虽说是小牛,但牛腿也老大一条,扛在肩上十分显眼,村里人还从来没见过哪家买这么大一条牛腿回来吃的,更何况一向贫苦的程家。
&esp;&esp;好在程景生一向爱绷着个脸,村里人也就不太敢上前跟他问东问西,只远远看着小声议论。
&esp;&esp;结果,程景生直接扛着牛腿进了柳四叔家。
&esp;&esp;他也不说话,进了门就问柳四婶要了把刀,然后就去了厨房,给她切了一大块放下。
&esp;&esp;从老牛沟出来的时候,他问了牛顺子,才知道原来柳四婶这些天到处宣扬他是什么起死回生的神医,把十里八乡都给传遍了。程景生虽然觉得夸张了些,自己听着都很脸红,但要不是有柳四婶的宣扬,他今天也得不了这大牛腿和银子。
&esp;&esp;他不太会说什么漂亮话,就直接冲愣神的柳四婶说:“婶,肉你留着吃,我走了。”
&esp;&esp;柳四婶这才明白过来,笑着拦了他一道:“你与其把这肉给我,不如给你丈母娘家拿去。”
&esp;&esp;程景生愣了愣,他跟杨青的婚事还没彻底定下,村里没什么人知道,不过,村里的任何事总逃不过柳四婶的耳朵,她知道也不算太让人意外。
&esp;&esp;不过,程景生还是耳朵一红,再听柳四婶细说下去,才知道这“神医”的事原来还是杨青给出的主意。
&esp;&esp;原来在他不知道的时候,杨青已经替他盘算了这么多,程景生想着,心里就有了一番特别的滋味。
&esp;&esp;程景生一边扛着牛腿往家走,一边就想着杨青的事。
&esp;&esp;他手里的钱,零零碎碎有三两,用这个当定亲的小礼钱,今天赚的这二两,拿五钱去请媒婆,剩的到镇上买些酒、肉、布匹送到杨家,虽不算阔绰,但在乡下这样也算齐全。
&esp;&esp;对了,还得有雁。
&esp;&esp;他们乡下娶亲,虽不讲究三书六礼齐全,但他是个读书人,知道古人奠雁成礼,下聘用大雁是必不可少的。
&esp;&esp;杨青在城里呆了那么多年,这些讲究他一定知道,眼下两人还没结亲,杨青就那么会替他盘算,程景生便越想就越觉得不能委屈他,虽是嫁在乡下,但别人有的,杨青也得有。
&esp;&esp;好在眼下正好是鸿雁返北的季节,此地乡下人秋冬都有野猎的习俗,程景生箭术不差,上山去打一只下来应当不难。
&esp;&esp;他这么盘算着进了家门,没想到一眼就看见,姜腊梅竟带着杨青来了,正在院里等他呢。
&esp;&esp;柳长英像是又有了,因此今天没下地,在院子里缝补小孩的衣服。
&esp;&esp;程家的衣服破破烂烂,大的穿完小的穿,总有缝补不完的窟窿,因此,柳长英一冬天几乎不停地在做这些,开春了还是这。
&esp;&esp;因为他家家境贫困,别人也不轻易上门来,怕程家连招待的毛嗑茶水都拿不出来,大家都尴尬。可是一个人在家难免寂寞,因此今天姜腊梅他们过来,柳长英很高兴,把压箱底的花生仁儿都拿了出来,三个人一边等程景